bat365在线官网登录
人才培养/ education
人才培养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耕读】知行合一
发布时间:2017-08-28 编辑: 点击次数:135

背景中国戏曲的传承和改革——已算得上是个非常热门的“老话题”的了。如果我们对这个话题进行追溯,就可以了解到,这其实只是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话题的一个影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底蕴和根本。虽然传统文化不能作为民族的标志,但它能让该民族的人民得到“归属感”。而“归属感”,则会帮助人民加强并稳固民族本身的集体意识、强化民族的凝聚力。这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上都有不容小觑的重大意义。

此次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武汉汉剧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含在武汉当地进行问卷调研,在剧场或网上观看汉剧和与汉剧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汉剧发展历史,分析汉剧发展现状等。

首日,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早早起床,来到了湖北剧院,调查了剧院的表演情况,虽然剧院有许多演出,但并未见到夏季有汉剧的演出排版。于是,我们不顾天气炎热,乘坐地铁历经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位于汉口的武汉汉剧院。还没进入汉剧院大楼,就听到里面的汉剧腔调,我们激动的进入汉剧院大楼,想要进行走访和调查,无奈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现在是夏季,汉剧院处于休整排练阶段,下班比较早,虽然才4点半左右,但实际上已经下班了。我们只好遗憾而无奈的结束第一天的实践。晚上,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到了武汉汉剧院历史研究部主任-张志文主任。他表示对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并邀请我们次日来访。

第二天,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决定在当地各个地方进行问卷调研,调查汉剧的普及程度和未来期望。我们分别去了湖北剧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地铁口,公交车站等地分发问卷。为了调查到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我们不辞辛劳的与一些超过60岁的老年人沟通,虽然他们不识字,看不清字,但我们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汉剧的认知情况,帮助他们完成了问卷,一天内,我们分发了一百份问卷,并在晚上分析了调查问卷的结果。

就对被调查者对戏剧了解情况而言。这说明了戏剧在人群中的普及度还是不错的,许多人都知道戏剧的存在,也看过少许戏剧。当然听过许多戏剧的人年龄层基本都比较大。3个60岁以上的老人都表示听过许多戏剧。只有5个30岁以下的青年人表示听过许多戏剧。

汉剧在武汉本地的普及度还是很不错的,许多人都知道汉剧是湖北的传统戏曲剧种,但是看过汉剧的人所占比例不高,主要我们调查时了解到,许多人都表示不知道有表演汉剧的场所。而外地人口中,汉剧的普及度较低,许多知道汉剧的也是在武汉暂住求学的高校大学生。

而就汉剧在当代环境下的存在,仅仅只有少数人觉得传统可以被人们遗忘,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传统能够弘扬和得到新的发展的。

关于汉剧发展的未来,几乎有一半人对汉剧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而仅仅只有少数人觉得汉剧会逐渐没落。

第三天,我们早早起床直接乘地铁到达武汉汉剧院,汉剧院历史研究部张志文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张主任详细介绍了汉剧的发展历史、武汉汉剧院的历史、汉剧的推广、汉剧的传承以及对汉剧未来的看法。

汉剧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追溯到1615年,当时戏剧声腔氛围两种,分别是西皮和二黄,两种曲调相结合形成汉调,而在1790年,汉剧流传入京,对京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汉剧实际上是相当具有历史底蕴的一种曲调,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现代影视文化的冲击,汉剧已经没有当年的辉煌成就了。

但是汉剧院的工作人员一直都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尽力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汉剧。例如汉剧院一直在进行“戏曲进校园·千校千场”的演出活动,汉剧夏令营的暑期活动。同时,一些研究剧目的老师也尽力的恢复传统剧目,一些老师也会在一起研究讨论剧目的唱法和腔调,把新剧目的排练刻录成光盘作文影像资料进行传播和发扬。

就汉剧的未来,张志文主任表示汉剧确实慢慢走向小众,汉剧辉煌的也有它的原因。在当时只有汉剧,能够满足人多,上万人可以同时看,而且现场的动作,声音都能带来一种冲击感,可以说没有哪一种艺术,或者说娱乐能赶得上汉剧。到了后来艺术多样化了,有了电视,有了电影,能带来更强的冲击力和体验感,汉剧的地位也就随之下降。当然从80年代至今,大家一直都有这种有关汉剧的忧虑,但是总有一批新鲜的血液涌入,他们习惯汉剧,关注汉剧,这就是人们之间的口味不同。像汉剧就有着不同的韵味,每字每句的唱法都有所不同,一出戏里面有那么多句词,可以细细品。所以汉剧一出戏可以看上好几十遍。而电影以前是以情节取胜,现在则是以视听冲击,每个人的品位不同,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上汉剧的。

通过几天对于汉剧的调研,我们实践团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戏剧的知识,更加深入具体全面的了解了“汉剧”这一武汉特色剧种。也知晓了它辉煌的过去与逐渐走向小众的现在。我们感概良多,盛极必衰,或许这是事物发展的道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将我们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抛在了身后。越来越少的人去关注了解它们。但文化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归属感是取代不了的。我们由衷的希望汉剧能够发扬光大,期待传统文化能够传播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没有被现代遗忘,而是成为我们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荣光。